產業發展令人失望!Crypto 正面臨大規模的「消極與擺爛」

  • 作者:Travis Kling(Ikigai Asset Management 創辦人)
  • 標題:《Pervasive Quiet Quitting》
  • 編譯:Zombit

在經歷了今年夏天對加密貨幣市場的低迷情緒後,我即將發表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之前的兩篇分別是《這些東西根本沒用,甚至永遠都沒用》和《金融虛無主義:美國年輕一代的時代精神》。這篇文章大約是10分鐘的閱讀時間,題為《大規模的無聲離場》。

我已經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七年,經營資產管理公司 Ikigai 超過六年。我在美國的加密貨幣圈擁有相當大的人脈,並且經常與數十位加密貨幣人士交流。

我最近觀察到,或者從別人口中得知了一種態度或立場,頻率如此之高,以至於我認為這必然是一種趨勢。

加密貨幣正經歷著大規模的「無聲離場(Quiet Quitting)」。(意指以消極或擺爛的態度留在這個產業)

為了說明情況,如果你不熟悉「Quiet Quitting」這個詞,它是個相對較新的概念。

Gwjvdscw0aacopp

人們之所以經常來找我討論這種悄然退出的立場,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文章《這些東西根本沒用,甚至永遠都沒用》和《金融虛無主義》。

這是我寫過的兩篇被廣泛閱讀的長篇文章,我至今仍會在推特上被標註。上週我參加了一個加密貨幣會議,至少有六個人當面提到這些文章。這些文章真的引起了共鳴。

這個「大推模無聲離場」的趨勢是那些文章中所捕捉(甚至預測)到的加密貨幣現狀的延續。

我所看到和聽到的是,加密社群中的一部分人與往年相比,參與度大幅下降。他們參與度下降的原因是,他們對「加密貨幣項目解決現實世界問題並因此實現大規模應用」的信念也大幅下降。這是一個從 2017 年(我加入的那年)到 2022 年一直被推銷和接受的夢想——「加密貨幣將解決現實世界問題,並因此實現大規模應用」。基於這個前提,數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被聚集進來。

一路上有一些現象讓你相信某種意義上的進展正在發生:DeFi 是一個例子、NFTs 是一個例子、穩定幣的普及是一個例子、Axie Infinity 也是一個例子。此外,比特幣的採用率上升,價格也隨之上漲,Paul Tudor Jones、Michael Saylor、Elon Musk 等人對比特幣的支持也讓人們對加密貨幣更加樂觀,因為比特幣的表現良好。

以上提到的這些加上其他一些較小的現象(例如 DAOs、元宇宙)讓人們普遍保持樂觀,並吸引了很多新的人進入加密貨幣領域,不僅包括買家,也包括全職員工。有時這種樂觀情緒會演變為狂熱,但即使在最狂熱的時刻,大多數人心裡也清楚很多東西是不穩定的、被高估的、缺乏市場適配度的。這些擔憂一直存在。而在熊市期間,這些擔憂會放大,樂觀情緒會轉為悲觀,但即使在最深的熊市(如 2018 年底、2019 年下半年),人們對某些項目依然保持著強烈的樂觀,並對技術的潛力抱有廣泛的希望。

然而,我們當前所面臨的情況有所不同(許多人似乎也同意)。現在,幕後的現實已經被揭開,我們看到許多項目毫無意義、被荒謬地高估,同時現有項目的潛力也變得越來越不可信。

那種「點數兌空投」的區塊鏈是一個令人尷尬且不明智的失敗嘗試。迷因幣的狂潮更是尷尬且愚蠢。對於許多經歷多輪加密貨幣周期的參與者來說,現實正在逐漸顯現:我們在同時取得了巨大進展的同時,卻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成果。對於那些多年来為這個領域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人來說,這種現實令人震驚。

突然之間,你的畢生工作似乎變得毫無意義。你對加密貨幣所取得的成果感到失望,也不喜歡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很多人試圖通過認知失調來合理化這一現實,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現實已經深深根植在他們的心中。這種認識已經導致許多人徹底離開了這個領域。人們大量離開加密貨幣市場。但仍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只是他們的動力、熱情和信仰都大大減弱了。許多人留下的主要原因是很難想像將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或者將資金投向其他地方。難道你要去找一份傳統的公司工作嗎?這聽起來像一場災難。

還有一種「用資本做決定」的觀點。儘管許多人對加密貨幣實現其潛力感到失望,他們仍留在這個領域,因為他們認為「時間調整、風險調整後」的回報仍然比其他地方更具吸引力。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矛盾,但邏輯是這樣的:

「我相信比特幣每年都會優於其他資產類別的大部分表現,偶爾會有糟糕的一年。此外,我相信某些山寨幣在上漲年會大幅超越比特幣。可能是幾個山寨幣,也可能是很多山寨幣,但至少會有一些。如果我能識別出這些幣種,我可以輕鬆將資金翻倍甚至更多。所以值得我留下來並關注市場……」

想像一下,你 30 歲,擁有 200 萬美元的流動淨資產,這是你在過去五年中通過投資加密貨幣賺到的。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錢,但可能不足以讓你退休。你需要將這 200 萬美元變成 500 萬或 1000 萬美元才能真正安頓下來。而且你還年輕,還沒準備好退休。

你在 2017 年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因為它充滿了興奮、革命性和潛力。你個人財務上做得很好,但對這個領域實際上取得的成就感到失望,對加密貨幣的未來前景也越來越不樂觀……但你不會離開。你做不到。你會將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嗎?轉向股票市場而不是山寨幣?那毫無意義。競爭更激烈、效率更高,回報更少。所以你只是待在這裡,繼續關注市場,希望抓住一次機會,讓你的淨資產在一年內翻三倍……有太多,太多這樣的狀況。

這種立場很普遍,儘管越來越多人對「這些東西根本沒用,甚至永遠沒用」的信心減弱。加密愛好者無法預見下一波重大上漲的驅動力在哪裡。沒有 DeFi Summer,沒有NFT Summer。遊戲目前已死,元宇宙被證明是一個完全的笑話。去中心化社群媒體也已停滯。人們試圖對「加密貨幣x AI」感到興奮,但我(以及許多人)認為這種興奮可能是錯位的(至少目前是這樣)。

DePIN 正在運行,並且在增長中,這是令人興奮的——目前在山寨幣領域中最亮眼的地方。這確實是人們期待強勁未來價格表現的領域,因為它有現實世界的應用。然而,加密貨幣中涉及該領域的專案少之又少。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是備受詬病的加密貨幣風險投資的投資格局。簡單來說,加密貨幣市場繼續獎勵那些早期投資代幣項目的風投公司,即使這些項目在其預定用途方面幾乎沒有明顯的進展。

這些代幣項目可以:

  • 運行一個「點數兌空投」鏈條;
  • 捏造一個荒謬的市場估值;
  • 雇用一個做市商,並支付他們大量報酬,無論發生什麼他們都會賺錢;
  • 在主流交易所上市代幣;
  • 一路拋售到崩盤。

即使代幣價格從上市後下跌了 85%,早期的風投仍然可以獲得數倍的收益。這是當前山寨幣市場結構的主要特徵。加密貨幣市場允許風投公司根據從未真正取得進展的投資來回報其資金(並籌集新資金)。這是誘因不一致的殘酷案例。你不能責怪風投公司——人們總是會按照誘因行事。而到目前為止,市場的反饋是「求求風投公司,讓更多的垃圾幣在主要交易所上市,並在荒謬的完全稀釋估值下拋售給我」。除非市場集體決定不再提供這種機會,否則你幾乎不能期待風投公司會有不同的行為。他們從這些交易中賺得了私人飛機的錢。

加密貨幣圈有句話是由我的一位朋友流行起來的:「你想要對,還是想賺錢?」這對許多加密貨幣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口號。我理解這個觀點,它強調了利潤高於一切,尤其是高於你想要「對」的自我膨脹的慾望。但我想提出一個反駁的觀點——「即使你在判斷錯誤時仍然能賺錢,但如果這種錯誤持續很長時間,最終你仍然可能會失去繼續賺錢的機會。」我們現在看到了一些這樣的情況。

以上所有因素加起來解釋了加密貨幣中的「大規模無聲離場」現象。回到紐約客文章中對「Quiet Quitting」的傳統定義——「寧靜辭職(傳統定義翻譯為『寧靜辭職』更易於理解)」會扼殺公司的文化。這是野心勃勃的執行長最糟糕的夢魘。當員工看到其他人不工作、不相信使命時,你自然也會不工作、不相信使命。我們是模仿的生物。熱情是會傳染的,而缺乏熱情也是如此。因此,寧靜辭職會引發更多的寧靜辭職。

而在本輪周期中,我們甚至還遠未達到以往周期中引入新人的數量(ETF 投資人除外)。加密貨幣並不是美國最優秀和最聰明的年輕人首選的行業。2022 年造成的損害讓這個行業蒙上了陰影,我們至今還沒有做出足夠的努力來彌補我們在吸引頂尖人才方面的聲譽損失。想像一下,你正在考慮加入一家公司,該公司正經歷大推模的「寧靜辭職」。這聽起來像是你會跳進去的機會嗎?

那麼怎麼辦?

我非常清楚,這樣的文章會被交易員解讀為「底部信號」。歷史上,在加密貨幣中,當情緒最消沉時買入,當情緒最樂觀時賣出,往往會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回報。而這篇「大規模的無聲離場」的論點無疑是一個消極的信號,因此通常你會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大力買入。我明白這個邏輯。

對我在這裡提出的論點的另一個反駁是「我們還處於早期,兄弟」。別這麼說。這已經不早了。

比特幣已經價值一兆美元,現在華爾街有一半都持有它了。其他所有加密貨幣加起來也值另一兆美元。Tether 擁有的美國國債比德國還多。在過去四年裡,有超過 200 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湧入這個領域。我們不早了。

也不要再拿「90年代末的互聯網」來做比較了,看那之後發生了什麼。這不是 90 年代末的互聯網。比特幣有市場適配度,穩定幣也有市場適配度,而其餘的東西在大海中迷失不見了。這些解決方案最多只是為了找問題,最糟糕的情況是無休止的、殘酷的騙局。

儘管如此,對山寨幣仍有一些樂觀的理由。從我的角度來看,最令人興奮的可能性是一旦川普在11月贏得選舉,可能會出台一個事實上的監管框架,允許對代幣結構進行重新設計,並引入類似證券的特徵,從而實現有吸引力的價值積累。

我們在這裡談了多年這個概念——價值創造和價值積累,以及兩者之間的橋樑就是代幣結構。在川普政府下,可能會淘汰那些無用的治理代幣,取而代之的是產生收益、燒毀代幣的準證券——這要歸功於美國的監管框架,這樣的事情才得以實現。在這樣的世界中,你可以想像兩年後的山寨幣市場不再那麼虛幻。

這是值得至少保留一隻眼睛去關注的事情……

Top